丿玩网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马克思与魔法标记(马克思原理知识点)

2022-11-28 18:06:42 来源:丿玩网 作者: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十九世纪40年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3、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5、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6、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7、下列莫尔不属于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人物。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代表人物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法国启蒙思想

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

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0、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马克思

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无产阶级

1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3、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劳动价值论

14、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

把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结合起来

15、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包涵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那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将这种辩证法思想称作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

合理内核

16、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由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最终也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但与黑格尔不同,他的唯心主义主要表现在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领域

17、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欧洲工人三大运动有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1838年在英国爆发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2、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个最伟大的贡献是

唯物史观的创立

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创立和领导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有

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4、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5、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6、作为发展着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包括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古典哲学

8、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杰出的代表是

圣西门

欧文

傅立叶

9、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

科学性

人民性

实践性

发展性

10、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11、马克思主义是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

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1、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物质范畴

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3、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

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5、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持续性

6、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7、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参加社会实践

8、“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辩证唯物主义解释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

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水火等“原初”物质

12、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

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13、世界观是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

人能够利用规律,通过实践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

1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6、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18、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9、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不能正确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1、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广延性

2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23、相对静止是指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2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25、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这是一种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6、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7、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

时间和空间

28、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运动

29、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3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3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3、《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于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打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却造成不同的结果。这说明(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3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孤立的观点

35、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36、“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一种

形而上学观点

37、事物的部分质变是指:

量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和局部性变化

38、规律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9、运用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

重点论

4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对立统一规律

41、把一事物与它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

事物的质

42、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43、"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表明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4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随."老子的这段话说明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45、下列各项不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46、"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47、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

既有克服又有保留

48、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对立统一规律

50、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5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既克服又保留

53、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普遍存在的、客观的、有条件的

54、辩证的同一是

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55、对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人只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看不到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的人只看到取得的巨大成就,看不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这两种看问题的方法都是

一点论

56、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

否定之否定规律

5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58、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的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和"所含的哲学原理是

事物矛盾的同一性

59、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60、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61、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 )的性质和趋势。

对立面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6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有规律地向着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

6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话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4、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质和量相统一的原理

6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其它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

坚持了能动的可知论

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2、“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违反客观规律的表现

急躁冒进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包括

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4、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5、下列说法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6、在意识起源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社会的产物

物质的最高产物

7、把运动与静止割裂开来,必然导致

相对主义

诡辩论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8、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在于

它企图以机械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现象

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去解释世界和万物

只从客体方面去直观世界抹煞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

9、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集合

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

11、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12、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13、下列体现物质世界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有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4、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是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哲学物质范畴随着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具体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

哲学物质范畴为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15、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物质资料的产生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

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是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标准

17、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括

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物质范畴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

物质范畴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8、造成不同人的意识的主观差异的原因是

人的自然禀赋的差异

人的经历的差异

人的世界观的差异

19、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必须通过实践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

20、据资料记载,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用水龙头取水灭火。可是当它趟过一条小河去灭火时,却不知道可以用河水灭火。这一事例说明

黑猩猩的心理与人的意识有根本区别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黑猩猩没有意识

21、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以下选项中,正确反映了当代中国实际国情的有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这是现阶段的最大国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出发点

2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越是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3、联系的特点是

客观性

普遍性

多样性

24、下列体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说法有

唇亡齿寒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牵一发而动全身

25、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26、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古代思想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了矛盾观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对我们掌握矛盾分析方法有启迪作用。比如,( )。

“物生有两,相反相成”

“一分为二,合二而一”

“和而不同,执两用中”

27、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28、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

突破事物原有度的界限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30、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新生事物是指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物

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

具有远大前程和生命力的事物

31、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有

辩证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32、“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片面的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片面的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33、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是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34、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

个性中包含共性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35、下列命题中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有

推陈出新

古为今用

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36、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37、下列表述,能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38、现代西方哲学中有人主张“绝对否定”,认为任何肯定都是对辩证法的“背叛”,经过否定,一切对立面都将消灭,剩下的仅仅是“衰落和虚无”。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把否定看作全盘否定

把否定和肯定绝对对立起来

把否定的结果看作发展的消灭

3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0、下列各项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

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

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的发展

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

41、在分析各个矛盾的特殊性,处理矛盾的关系时一定要做到

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关注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解决

42、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4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于是否承认

事物是联系的

事物是发展的

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4、“白马非马”的命题

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0

相关文章

关于 联系 最新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