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青(给你一个阅读的新天地)

提问时间:2023-01-27 13:08:24阅读数:1175

推荐答案
作者admin

admin

收藏

立秋早至,余暑未消,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兴许阅读能给我们心底带来一丝丝凉意。而八月新书书讯如约而至,本期值得期待的新书共有35本,类型也十分丰富。

其中,《生命的边缘》的作者吉姆·惠特克的人生极富传奇色彩,这本书作为他的自传,不仅是一本登山探险的佳作,更是一本励志之书。《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这本书写给了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以作家和哲学家的虚构故事、实际案例和思想实验来答疑解惑,通俗有趣地对人生选择进行探讨。《不似骄阳》虚构了莎士比亚的爱情生活,语言优雅、激烈又富有活力,被莎学泰斗哈罗德·布鲁姆誉之为“关于莎士比亚最精彩有力的文学传记”。

本月新书中还包含四本有关日本风俗文化的书,分别为《寻器之旅》《日本风俗小物》《日本风俗食具》《樱花乱:日本集》,有助于读者从各种意想不到的方面去了解日本。我们也针对儿童阅读出了五本新书,比如关于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经济学教育的《从小学习经济学》,以关爱儿童成长为主题的《特长生》,启迪家长和老师如何与孩子一起快乐阅读的《图画书小学堂》,等等。

更多其他好书还请各位细细浏览,总有一本适合你的阅读品味。若遇见心仪的,可以移步到淘宝官方旗舰店和微店入手好书哦。

广西师大出版社2019年8月新书书讯

《生命的边缘:站在珠穆朗玛峰之巅》

著者:[美]吉姆?惠特克

译者:犹家仲

首位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美国人——吉姆·惠特克亲笔自传,讲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探险生涯。内容涉及作者首次登顶珠峰的细节,与肯尼迪家族的亲密关系,以及组织中、美、苏三国登山队登顶珠峰的诸多“内幕”。

登山,高海拔的攀登,是一项冒险,需要去对抗可能产生的任何意外。在登山装备还很落后的1963年,在高海拔的雪山,在缺氧、极寒的环境之下,如何一步步登上珠峰之巅?而下山又是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候,作者是如何一次次地成功登顶又安全下山,避免成为登山罹难者的一员呢?这部教科书级的登山探险力作将一一解密。

《超凡:我们的身心极致及天赋的科学》

著者:[英]罗恩·胡珀

译者:高天羽

遗传的影响是弥漫式的……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先天”这个概念?近年来有许多畅销书都在贬低遗传的作用——我说的是《坚毅》《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异类》《哪来的天才》《天才的基因》等等,有的甚至坚称根本没有天赋这一回事。

这部分是出于对遗传学的错误理解。流行的观念将先天和后天对立,人们还认为先天的就是不可改变、无法修正的。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这本书里写到的所有性状都是可以修改的。基因会因外界对它们的要求而启动或关闭,训练、饮食和其他环境因素也可以修正它们。研究这类修正的领域称为“表观遗传学”。人们之所以不愿承认遗传对行为的影响,可能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没有人喜欢基因决定命运的说法。但实际上,也没有人这么说过,这根本就是一个假靶子。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

著者:[美]基兰·塞蒂亚

译者:潘驿炜、黎潇逸

成年人的词典里,没有容易二字。无论你现在是20岁还是70岁,你都可能觉得已经过去的人生里出了一些岔子,其中有的部分无法修补,有的令人懊悔。你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跳槽过于频繁,也有可能你正为要不要生孩子而纠结,或正在出轨边缘徘徊。当你选择了一个方向、一份职业、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一个人,也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那些可能性让人着迷,甚至勾引你放弃现有的生活重新来过。重启毕竟是一个高成本的选择,人生不是一场随时存档读档的游戏,在这之前你需要充分模拟、推演、检查,做好准备再上路。

这本书就是为这样的顾虑而准备的,它写给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你能在这里快速学习哲学家如何给不同的事物赋分,表彰它们给予人生的不同价值,看到哲学家如何从自己的中年危机里突围,他们甚至写过多篇论文探讨是不是应该放弃上面提到的其他可能性。即使你不打算改写人生,或者觉得人生过于乏味,这本书也能帮你换种思路,继续生活。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著者:梁漱溟、林琪、伍贻业

1980年,先后有两位美国学者越洋访问梁漱溟先生。林琪即是第一位(1980年6—7月);另一位是艾恺(1980年8月,已成书《这个世界会好吗?》)。这部访谈录广泛与专精并重。基本回顾了梁漱溟先生的一生,讲出了精彩的人生故事。对于梁氏特别关心的话题,如乡村建设运动主旨、佛学要义,尤致意再三。这部访谈录遵循口述实录,几无润饰,保持了鲜活的现场感。

《不似骄阳:莎翁情事》

著者:[英]安东尼·伯吉斯

译者:张琼

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是他那个时代的文坛明星,通晓多国语言,写作类型与题材广泛,且无论写什么都以其智识和文字魅力,使人读之如见如闻。关于莎士比亚,伯吉斯写过两部作品,除了传记《莎士比亚》,就是这部虚构莎氏爱情生活的《不似骄阳》,书名取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我爱人的双眸绝不似骄阳。”

与只作推断而杜绝虚构地再现作家生平的《莎士比亚》不同,《不似骄阳》是伯吉斯企图进入莎士比亚内心生活密室的一次尝试,令人目眩的语言风格仿佛莎士比亚本人融入了伯吉斯的身体,神形合一地进行创作。作者以在莎学和古典文学上的深刻造诣,加之小说家的盖世才华与想象,创造了莎士比亚一段充满欲望、背叛与灵肉挣扎的私人史,并从中揭示艺术创作的真谛。本书入选《西方正典》书目,莎学泰斗哈罗德·布鲁姆誉之为“关于莎士比亚最精彩有力的文学传记”。

《谁的历史

著者:鲁西奇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历史学研究中的代表性文章,分为“思考”“评论”“讲谈”三组,围绕历史进程与历史学研究的关键词——人、空间与时间,展开不同层面的探讨。文章涉猎广泛的主题,总体上是以历史上的“人”为中心,将历史看作生命的体现,叙述并分析了历史过程的六个方面:生存—生计—经济、交往—关系—社会、控制—权力—政治、求知—学术—思想、死亡—仪式—宗教、不从(抗拒)—革命或改良—进步等,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感性的个体关怀。

本书也是一位历史学者治学道路的反思:何为历史?谁的历史?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可信吗?那已湮没在时间中的“史实”与我们今天的人生有什么关系?三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逐步破除历史学中的迷障。

《看不见的倾听者:抒情的亲密感之赫伯特、惠特曼、阿什伯利》

著者:[美]海伦·文德勒

译者:周星月、王敖

《看不见的倾听者》选择的三位诗人都是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对象,他们无论在时代文化背景还是语言风格上都有很大差异,文德勒用“抒情的亲密感”把他们联系起来,勾勒出一种独特批评视角下才会出现的诗歌谱系。赫伯特,惠特曼,阿什伯利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倾听者(朋友,爱人,同行的诗人)对抒情诗的领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大诗人对人类之间的关系会有更加乌托邦式的想象。

《理想的读者

著者:[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译者:宋伟航

本书是曼古埃尔最富自传色彩的一本书,仍保持其一贯的博学与精妙,同时在题材上加入许多个人经历。作者以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笔下的爱丽丝为引子,游走于文学经典与现实历史之间,谈到犹太身份带来的困扰,回忆博尔赫斯的爱情往事,追溯切·格瓦拉之死给年轻一代的冲击,讨论荷马失明的深刻意味,批评略萨对遗忘的辩护,分析转型正义面临的难题。

《问津变

著者:计文君

本书是由四部中篇小说构成的叙事整体,旨在探讨贯穿人一生的人格教育与代际冲突问题——尤其是在“生老病死”的点上,寻找解决路径,完成自我成长。男主人公甘田,是一名知名心理咨询师,尤其作为亲子问题专家,获得广泛认可,但他却也因为难以辨识的童年创伤,始终困在阴影之中。女主人公艾冬,则是一家影视公司制片人,不为人知的抑郁症患者。两人相遇之后,开始共同寻找走出心理“绝境”的问津之路。

《异乡记》

著者:苏方

一部情爱关系游记,由九个短篇组成,以细微的目光和精准的描画,深入探索了形形色色的爱之路途。故事里有年轻的大学恋人,有沉默的多年夫妻,有难于安放的新欢与旧爱,也有困境重重的情人和伴侣。人们一次次上路寻找爱,在一段段亲密关系里寻找安放灵魂之处,却往往只是更加孤独。情到深处,人人成了游子,每一个他者都是陌生的异乡。然而在每一条通往异乡的路上,破碎之心仍将得到修复,彷徨的灵魂亦可再见到光。人们时而回归,时而向前,在为爱的旅途上,不只找到另一半,也找到重生的自我和灵魂独有的力量。

《袖中锦

著者:陆春祥

这是一部以现代视角重述古人经典的随笔集,作者对汉魏至明清的古代文人笔记,如《淮南子》《搜神记》《酉阳杂俎》《武林旧事》《南村辍耕录》《池北偶谈》等记载的有趣事件进行漫谈,从典章制度到社会风尚,从诗文书画到各类人物,既有现实的社会历史事件,也有浪漫的鬼神精怪故事。以今人视角剖析古人思维,既解读又创造,或令人捧腹,或发人深省。

《捍卫想象: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1979-1980》

著者:[英]海伦·加德纳

译者:李小均

本书是批评家海伦·加德纳应哈佛大学之邀所作的六次文学讲座。文德勒从多个方面谈了想象力之于我们的重要性。包括:想象力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对于人生的思索,为我们独特的人生而辩护;想象力在文学和戏剧中所起的作用;想象力在阅读与接受中的作用。

《内心的声音——一位歌唱家的成长》

著者:[美]芮妮·弗莱明

译者:丁玎

女高音芮妮·弗莱明是当今音乐界最著名的演唱家之一,她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妙声音、惊人的表演天赋和令人叹服的艺术家气质,在世界各大歌剧院和音乐厅的精彩演出征服了无数观众。年轻的弗莱明从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后,开启了不断奋斗的职业生涯并逐渐取得国际上的成功。这种内在的声音是当代艺术家明亮、清晰而坦率的自画像,对于艺术家演出生涯中面对的考验而言具有相当的启示性。这本书是弗莱明个人艺术发展和其美妙声音的“自传”故事,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展现了如何成为一名演唱家的独特视角,并为有抱负的表演者提供了绝佳的实用性建议

《寻器之旅

著者:[日]赤木明登、[日]赤木智子

漆艺家赤木明登与太太智子女士一起,带领读者在日本各地,寻找真正好用的生活器皿。在仓敷邂逅民艺的小街、在鸟取?松江发现从民艺到生活工艺的脉络、在能登回归初始之地、在金泽遭遇古意新物、在高松寻找生活工艺祭的乐趣、在高知被舒适香气包围、在郡山?会津的原产地构思出的新的生活工艺、在新泻探寻设计流通的渠道、在高崎?川越重新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民艺。

《日本风俗小物

编著:[日]中川政七商店

译者:颜衡晟

第一部分“岁时记与生活小知识”介绍一年中十个二月份的风俗小物品及当月的生活小知识,同时,带领读者感受地道日式生活的魅力,是很好的风俗科普,同时也不乏极具实用性的生活窍门。第二部分“探访工坊”,介绍了三家使用传统工艺制作产品的工坊,包括地毯工坊、漆器工坊,以及花纹草席工坊,讲述“民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再生及活用。

《日本风俗食具

编著:[日]木屋

译者:叶韦利

本书由日本老字号厨具品牌“木屋”介绍日本传统饮食文化当中的料理道具,包其括历史、传说故事、选材与制作工艺、使用方法、保养方法等各种“豆知识”。这些道具的介绍按照12个月不同时节的使用顺序展开,在介绍道具的同时,也一同展现了日本一年当中日常与非日常(即节假日等特别日子)的各种时期的饮食风俗。本书的物品选择是按照使用时节归类的,各个章的辑封页的设计也选取了有当季特色的花纹(如梅雨的6月,花纹是雨伞,9月是捕获秋刀鱼季节,花纹便是秋刀鱼),通过对物品的选择和每章的设计,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年当中的时节变动。物品的介绍中能看出日本的传统习俗,也能发现从中国流变而来的食具和文化,读来十分有趣。

《樱花乱:日本集》

著者:萧耳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作者从多年日本文学典籍的阅读中,从去奈良、京都的日常生活与行走中,从日本民族相关节日仪式中等生发出自己的思考。本书主要内容就是对日本文化的描述、探寻,其中交织着个人对东方文化的探寻和对日本国民性的深究。全书分为《花落》《刀霜》两辑,写百合、梅花、红叶、浮舟……也写巫师、和尚、美人、寺庙……本书笔触细腻,情感缠绵,观察细微,思考独到,是关注、思索日本日常与文化的上乘之作。

《历史的历史:从远古到20世纪的历史书写》

著者:[英] 约翰·布罗

译者:黄煜文

一本书了解从希罗多德到新文化史的历史学变化。过去的人觉得他们的过去哪里有趣,为什么有趣,他们注意的过去与呈现过去的方法为什么会变化?本书将历史放入社会文化的框架之中,详述西方两千五百年间对过去的思考与表达,其中得见希罗多德宣扬人类功绩、修昔理德重视历史功用、李维作品充溢悲观主义、年鉴学派在意历史“心态”等等,诸多史家及著作亲切而可接近。

历史为种族、国家、宗教、政治、文化与社会集体提供了效忠、自我认同与“记忆”的焦点,每一种历史都是它创作年代的病症诊断书。在此意义上,史学史正是欧洲思想史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了解过去不可或缺的方式。

《天人之际:薛仁明读<史记>》

著者:薛仁明

《天人之际:薛仁明读<史记>》是一本探寻中国文明根底,找回中国人该有的生命气象,以及寻求中西文明差异的一本书。薛仁明是一位行者,他更看重的是人的生命状态。他讲《史记》同样是如此,他希望通过刘邦、项羽、陈平、张良等人历史细节,得以窥见个人的生命状态,又希望能阐释出秦亡、汉兴的真谛。

薛仁明着眼于整个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异同,并通过反复举证对比儒家、佛教、道家,希望找到中西方文明根本性的差异。

《日常:易漕村四年》

著者:黄勤

易漕村,一个普通的小村子,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画家黄勤生活在易漕村,一年四季都在画易漕村,从2013年5月到2017年整个村子逐渐搬离。黄勤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村子里带着妻子女儿写生、种植、散步,写自己在绘画中的体会,也用自己的日常勾勒出了易漕村的变迁。

《拍手为歌

著者:姜淑梅

《拍手为歌》是《乱时候,穷时候》作者姜淑梅收集整理的一部鲁西南老民谣集,这也是她的第一本画集。老民谣部分,是她回到鲁西南的乡野,走街串巷,搜集整理的儿时家乡口耳相传的“小唱”。她和童年的玩伴、如今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们拍手吟唱,并一笔一划认真地记录下这些快要消失的民谣,又自学绘画,画出了从前的游戏、人物和生活场景,让老民谣更为具象和亲切,为我们呈现了鲁西南近百年来的乡土图景。老故事部分,收录有近三十篇首次发表的民间故事。可以说,《拍手为歌》里的老民谣和老故事都不是来自学者的汇编,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讲的故事,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民间文学。

《我有蒲草

著者:王加婷

本书是一本关于蒲草的文集,以细腻丰富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片,展现了源远流长的菖蒲文化,书写了蒲草与生活发生的各种关联,梳理了古今中外关于菖蒲的艺文资料,盘点了文人画家钟情蒲草的前尘往事,并寻访了近十位当下的爱蒲之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状态。

小小蒲草,大雅之物。全书围绕一株草展开书写,彰显的却是这株草所代表的一种生活美学:心越简单,人越快乐。

《读一首童谣,让时光倒流》

著者:木也

编绘:许可葭

《读一首童谣,让时光倒流》遴选了全国各地仍在传唱的一百首传统童谣,按主要意象分为“月亮光光”“燕子燕”“草草青”三辑,每一辑都自然灵动、趣味盎然。每篇童谣正文的后面有“木也姐姐的树洞”,对歌谣作简短的阐释和延展想象,书中插图朴拙、充满童趣。是一部让成年人重温幼年时光、重新理解儿时哼唱的童谣的作品,也是一部给下一代传唱的作品,是很好的亲子读物。挂在天上的月亮,地上跑的小鹿,树枝上的鹧鸪,草丛里的蝈蝈,空中飞的燕子,池塘里的蛤蟆……童谣里有大千世界,也有奇幻的想象;童谣是母亲怀抱婴儿时的轻声吟唱,也是小孩儿天真的信口开河。

《养一缸荷 养一缸菱》

著者:许冬林

本书是一部与众不同且无法效仿的关于乡野、关于自然的暖心随笔,散发着草木的清香、氤氲着往事的色调,岁月的清凉与舒缓从字句间润润洇出,令人读来欢喜又轻叹,仿佛回到宁静如处子的从前,回到月光朗照下的故乡。

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在对草木花朵的描述与解读中,或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或呈现一幕幕悠然清寂的旧时生活场景。文章像水墨画一样清淡深远,像民歌一样深情悠扬,令人沉迷。

《家:好好想想如何住》

著者:[日]土谷贞雄

译者:EDGE编辑部

如何在一栋住宅里分配起居室、餐厅、卧室、浴室空间?如何决定墙壁的位置?如何在各个房间里摆放家具?

日本建筑师土谷贞雄,联合“无印良品”旗下的MUJI.NET株式会式,一起针对“大家一起思考居住方式”这一主题进行问卷调查,并仔细分析,给出启发性的建议。本书以针对多达10万人次的调查为基础,以客厅、餐厅、卫生间、浴室、厨房、卧室等房间或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总结并构想了未来住宅的存在形式。通过建立不同项目进行研究,为读者提供住宅空间布局的相关方案,从多个角度出发,尝试将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居住形式巧妙结合在一起,设计了多种户型方案。除了参考问卷调查及走访记录之外,作者还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并按照不同论点和项目将厨房、客厅、卧室等房间和空间进行了重组。希望阅读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关于住宅方面的启发,可以在建造住宅,或者翻新、改建住宅时有所助益。

《小店忆旧:澳门老店号口述历史》

主编:林发钦

本书是《旧区小店:澳门老店号口述历史》的姊妹篇,是由对位于澳门旧区的二十多家小店店主的访谈整理而成,这些小店有电器行、理发室、戏院、钟表行等。本书图文并茂,鲜活地展现了澳门旧区居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这些小店的新旧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澳门近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

《茶店新浪潮》

编者:达达

译者:邱清、潘潇潇

茶饮空间一定要遵循传统的样子吗?用时髦的设计眼光重新审视传统会发生什么?这些年来,无数人尝试让年轻人与茶建立联系,于是全国乃至全球在近一两年内涌现出无数的茶饮品牌,除了注重产品的理念与口感,茶空间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了商业空间的受欢迎程度。本书展示了40余个现代新式茶店的设计案例,以及作者参与著名茶饮品牌多个茶店设计的全过程,为读者带来了一个茶店设计宝典,他们可以从中窥探现代茶空间的设计特点和新趋势。

《文化“处方”》

著者:骆降喜

骆老师遵道而行,不但自己死里逃生,而且善用文化的力量无偿为他人治病,使许多被大医院放弃了的病人获得了新生。《文化“处方”》这本书,记录的就是他近二十年来以文化心、借心化病,无偿治病教人、妙手回春的真实案例。书中的勾明华、陈超一、黄肇钰、唐晓慧、李秀清等人,他们都是在走投无路时有幸遇见了骆老师,进而相信骆老师,相信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最终不但治好了自己的疾病,而且还治出了一大家人的身心和谐、其乐融融。文化医学直指人心,病源于心,先心后身,心身合治,方为治本。

《中国“70后”文学研究(第一辑)》

主编:张丽军

本书着眼于中国“70后”作家群体的代际境遇、时代精神体验及文学生产机制等问题,通过对“70后”文学创作现状的梳理及对其存在问题的剖析,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21世纪中国文学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作者多为活跃于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从小学习经济学》

著者:董新兴

作者借鉴发达国家对给少年儿童进行经济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为小朋友创作了七个富含经济学概念的趣味故事,然后结合他们身边的事情,以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对故事中包含的经济学概念和知识进行讲解,以帮助他们理解身边的经济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经济思维,提高他们的财商,以便他们在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大鱼飞来》

著者:常星儿

《大鱼飞来》是儿童文学作家常星儿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20篇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常星儿是一位执着于故土的作家,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养育了他的辽西沙原,他与那里有着难以割舍的血脉,那里也塑造了他的艺术个性与创作风格。他小说中的人物不但与今日的城市少年绝然不同,与那些生活在平原或其他自然条件较好地区的农村少年亦有明显差异:他们都过早地与父母一起承担了生活的艰辛。艰苦的生存环境砥砺着沙原的少年们,使他们每每有着独特的性格与命运。

《孤鹤》讲述了村里一个鲁莽的富家少爷丛生,渴望友情渴望关注却不知如何获得,总是以炫耀或打仗或欺负其他同学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内心孤寂,和校园里那只孤鹤一样。他认为自己没有朋友,直到家庭发生变故,他才发现同学们都默默地关爱着他。《唱着歌走来的女孩》像是对往事的追忆,说书人和他的女儿婉雪意外地闯入主人公的村子和生活,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见这样一个好看、认字,又会唱歌的女孩儿,必然是难忘的,而最后婉雪的离开和“我”经年的等待,也为美好的故事笼上了一层忧伤的轻纱。

《麻瓜赫敏》

著者:张洁

这是一部校园生活小说,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乐观向上的少年儿童形象。孩子的生活总是充满色彩的,有欢笑、有冲突、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小的痛苦与忧虑。作者以生动轻灵的文笔,围绕着初二(4)班这个小小的集体展开故事。女生赫敏学习一般,在班级和学校中默默无闻,因为名字与“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的女巫赫敏相同而出名了,她的心不再平静,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出色的女孩,拥有成功和勇敢。

女生赫敏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了——学习跆拳道、创作漫画,并最终成了漫画明星。但是她的心一如既往地纯净,一如既往地善解人意,不管是对于自己的好友,还是特立独行的,甚至惹是生非的同学。大家都说,赫敏就像女巫,她让人变得宽容、开朗、积极……

作品充满了校园生活气息,塑造人物栩栩如生,今天读来依然鲜活有趣。

《特长生》

著者:牧铃

《特长生》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牧铃的精品儿童小说集,收录《特长生》《石灰船》《城里女生和乡下男生》《进入城市的牧犬》《空山》五篇小说。既有反映当前扼杀孩子特长的教育问题的校园生活小说,也有题材独特、描写充满惊险的运灰船工生活的小说,当然也有他的动物小说的代表作《进入城市的牧犬》和《空山》。这些小说构思贴近生活而不落窠臼,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儿童的关爱、呵护与成长上,读来轻快顺畅,引导并启发孩子们积极思考学习与生活。

《犀牛来了》

著者:[奥]汉斯·雅尼什

绘者:[奥]赫尔嘎·班石

本书讲述了一只忧伤的犀牛在朋友的陪伴与安慰下心灵得到慰藉的故事。犀牛来了,迈着缓慢的步子,大地在震颤。他背上的小白鸟叫“小雪花”,是他的朋友。犀牛来了,像一座大山,所有朋友都来迎接他。但他却有些悲伤,因为头上的角撞弯了。他渴望像小雪花一样轻盈,在天空中飞翔。他迷茫、失落……朋友们纷纷安慰犀牛。来了一场大风,他们紧紧地靠着犀牛。那一刻,犀牛笑了……

诗意的文字与静谧、温暖的图画共奏出作者对生命的关怀和理解。这本书让小读者了解到,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不是一座孤岛,都在需要与被需要、爱与被爱中找到生命的归属和自我的价值。

《图画书小学堂:与0~6岁孩子一起悦读》

著者:叶嘉青

本书收录了幼儿教育专家叶嘉青多年从事早期阅读研究、教学与推广活动的心得,总体分为“分龄阅读”“多元阅读”“启发式阅读”三章。帮助父母与老师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求,从阅读的不同角度及面向,为孩子提供多元题材、文体与形式的图画书。本书还搭配了引发孩子不同共鸣点的阅读策略,让家长和老师能够与孩子一起快乐阅读。

近期热文回顾

-END-

编辑丨卢睿(实习)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479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

购买图书。

0
其他回答
相关问答
关于 联系 最新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