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进行曲(著名音乐家生平事迹和作品)

提问时间:2022-10-15 13:03:18阅读数:600

推荐答案
作者admin

admin

收藏

亨德尔GeorgeFrideric Handel(1685-1759) 有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生在法国哈勒,师从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之后在主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为爱凡俗歌曲,乃于1703年移居汉堡包 ——那时候唯一有中华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从事了歌剧的创作。1704年在汉堡包进行了第一出歌剧欧米亚(Almira),得到巨大成功.1706年游览至西班牙,在法国写了许多歌剧、清唱剧、康塔塔(Cantata)包含有名的歌剧阿格利批拿(Agrippina)。 1710年亨德尔迁居英国伦敦,在汉堡包及英国伦敦两个地方开展创作,没多久变成美国的歌曲权威专家。1711年的歌剧作品利努度(Rinoldo)得到巨大成功。在川度斯(Chandos)公爵的帮助下写了清唱剧艾斯特(Esther)和11首川度斯圣歌。1717年居住美国,1719年获得王者的大力支持,先是在皇家音乐学院表演它的歌剧。在这个时期有他最优秀的歌剧作品利达米士图、骄拉迪斯.些萨(Giulio Cesare)、泰琪亚露(Tamerlano)、路得连达(Rodelinda)。1726年添加英国籍。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亨德尔进行了很多英文清唱剧和为清唱剧所作的乐器音乐,主要包括许多伟大协奏曲,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他皆在英国伦敦创作。时因抵制阵营残害,作品遭禁演,剧场迫不得已破产倒闭。从三十年代末逐渐,从业于并没有演出表演的清唱剧创作。共写了三十二部清唱剧,在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英国创作的,针对美国的歌曲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里的《哈里路亚》广为流传更为普遍。1742年弥塞亚(Messiah)首映。继后以大约每一年这两首速度创作清唱剧,一直持续到1751年,因为那时它的眼睛视力太垃圾而决定放弃。1742-1751年这几个月知名作品有森逊(Samson)、特摩斯(Solomon),1759年病故于英国伦敦。尽管亨德尔写了相当多的歌曲作品,但在整了编曲生涯中他都没应用莫扎特的对位法。亨德尔的艺术特征体现为戏剧化和抒情,但他却留有给后世的较大造型艺术财产就是他的清唱剧作品。 关键作品 水上音乐皇室烟火歌曲<弥赛亚>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莫扎特是一位优秀的德国音乐家,生于萨尔兹堡一个宫庭乐手家中。我从少年时期就展示出优秀的艺术细胞,一生作品极其丰富。他创作的一个重要行业是歌剧,共22部,另一关键创作部分为交响音乐,共45部。他的音乐创作即承继和培养了海顿等前辈们的成效,也对后来贝多芬等人的创作形成了关键危害

莫扎特可能不是最优秀的音乐家,但是他肯定是名副其实的最优秀的音乐天才。哪怕是一生嚣张洒脱的柴可夫斯基还把他称作音乐基督教。曾有人这么说:“在音乐史上有一个明朗的时时刻刻,每一个对立面者都调解了,每一个焦虑不安都规避了,那明朗的时时刻刻就是莫扎特。”

1756 年,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生于萨尔兹堡,从小他就展示出那前所未有的音乐天赋:3岁起弹钢琴,6岁起编曲,8 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音乐,11岁便实现了它的第一部歌剧,14岁是指引乐队演出了这一歌剧。可以这样说,莫扎特是为了歌曲而生,在你出世的那一刻开始,他便剪辑音乐熔为一体了。

16岁那年的莫扎特被选为萨尔兹堡皇宫的管风琴师。尽管在这段时间里,莫扎特创作了很多的出色作品,但是他难以忍受萨尔兹堡大主教的趾高气扬,随意欺侮。在那儿,莫扎特只是一个会弹古筝的保姆,他曾经向他的爸爸那样叙述她在皇宫晚饭里的伙伴:两位男仆,大管家,小点心师傅,两位主厨,男仆坐到上座,莫扎特位居主厨以上。最终在1781年,莫扎特远离了对大主教的依附于,变成了在历史上第一位随意音乐家,并来到巴黎发展趋势。在巴黎,莫扎特靠教个人学生们,举办音乐会演出和出版发行作品谋生。在这段时间里,莫扎特接触了莫扎特、亨得尔的作品,并认识了海顿,进而充实了他的音乐核心理念。

在巴黎,莫扎特的音乐造就是令人瞩目的,他曾经那样来表示他的音乐创作:“不管多久的作品都是在我脑海中进行。我在记忆里取下早就存储好的产品。因而,提到纸上速率就非常快了,由于一切早已完善,他在纸上样子和我想象中的基本上毫无二致。因此在工作上不怕被打扰,不管发生什么,我一度能够边写边讲话。”可伶就是这样一位奇才,在正当壮年时却由于感染风寒而过世,死享年仅35岁。在生命的最后一天(1971年12月9 日),他依然在创作,遗憾天嫉人才,莫扎特留下他这未完成《安魂曲》,而放手世间,变成了音乐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

虽然莫扎特的一生满是艰辛和艰苦,但他的音乐自始至终给人带来的是名副其实的惟美。著名的音乐点评家罗蔓·欧帆为莫扎特进行了以下几个点评:“他的音乐是人生的肖像,但那是装饰了日常生活。节奏虽然是精神上的体现, 但是它务必取悦于精神实质,且不伤到肉身或危害听觉系统。因此,在莫扎特那边,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述。不但它的歌剧,并且全部的作品皆是如此。他的音乐,不管看上去怎样,一直偏向内心而非智力,而且一直都在表达感情或热情,但绝对没有让人不悦或冒昧的热情。”

自然,要想详细的留言莫扎特的音乐,并非这小小近每千字可以表达出来的。 而要真正地感受莫扎特,最主要的地还是去听他的作品,而他的数千部作品,基本上每一部全是出尘脱俗的经典作品。

关键作品: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魔笛》

交响音乐 《 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君王〉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爱神〉

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

《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

《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 》

《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

其他 《弦乐四重奏〈狩猎〉》

弗朗兹·弗兰茨·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有名的德国音乐家,巴黎古典乐派最初期意味着。从小在很艰难条件下学音乐。1761年在阿尔弗雷哈齐公爵家中当乐长,工作中极繁杂,影响力却非常不高。但是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批作品,至九十年代初,变成那时候首屈一指的作曲家。后2次去英国伦敦旅游,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就是他一生中最出色的作品,此后威振欧洲。它的创作覆盖面较广,尤其以交响音乐和弦乐四重奏更为优秀。他就把交响音乐固定不动为四个协奏曲的方式,并且在分配器上产生一套完整的交响乐团编写,为当代交响音乐的高速发展打下基础。

它的歌曲旋律丰富多彩,常常流露朴实开朗的乡村气场。在四重奏创作中,常见“聊天说话标准”,是指将各处活动的主题彼此之间象沟通交流似地映衬,不仅有清楚旋律,还有复调之美。除此之外,她在曲子发展过程中常见“主题风格避免原则”,这立即启发着贝多芬“动因发展趋势”的设计灵感。海顿或是现德国国歌作者。

关键作品:

协奏曲《惊愕交响曲》

罗西尼手表(GioacchinoRossini,1792~1868)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歌剧三杰之一。生在西班牙贝萨洛。十岁从蒂塞学合音,之后在波伦亚音乐学校从马太学对合。受做为歌剧艺人的妈妈危害,十四岁起写作歌剧。十年后所做《塞维尔的理发帅》,集西班牙喜剧片的精髓,是语言生动、方式随意、充满好奇心的西班牙喜歌剧代表作品。它的创作继承西班牙重视节奏及美声传统的,歌曲充斥着耍酷装饰的和风趣、喜悦的精神实质,且吸取同代音乐家贝多芬的技巧,应用管弦乐来替代和完善原先仅供音准提醒的古钢琴弹唱。1829年的搁笔佳作《威廉·退尔》,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立的心愿,且推动了大歌剧题材的建立。自此近四十年不事歌剧。在近四十部歌剧中影响较大的也有《灰姑娘》、《偷东西的喜鹊》及正歌剧《奥赛罗》、《摩西》等。

意味着作品:

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威廉·退尔》

乐圣: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on,1770~1827)

近现代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普通家中,爸爸是教合唱队的歌手。因为很早以前显出了歌曲里的才可以,爸爸不分白天黑夜地逼他学琴。八岁逐渐上台表演,与此同时挑动压力家中生活的重担。1792年到巴黎进修,造型艺术上发展很快。信念共和,崇尚英雄。作有较多具备时代感的优质作品,如:协奏曲《英雄》、《命运》;前奏曲《爱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这些。一生坎坷,并没有创建家中。二十六岁逐渐失聪,晚年时期全聋,只能依靠交谈册与人交流。但孤独的生活状态并没让他沉默无言和退隐,在一切发展观念都遭禁止的封建社会复辟时代里,仍然恪守“随意、公平”的政治信念,根据观点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化奋臂呼喊,写出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性格,较先人有非常大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涉及到那时候所有的音乐题材;大大提升了电子琴的感染力,使其得到交响乐性戏剧效果;也使协奏曲变成立即体现社会转型的主要音乐形态。他汇聚了古典乐曲的精髓,开创了烂漫阶段音乐路面。

贝多芬信念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批充斥着时代感的优质作品,如:协奏曲《英雄》、《命运》;前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这些。贝多芬集古典乐曲的大德,与此同时开创了烂漫阶段音乐先例,对这个世界音乐的发展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被尊为“乐圣”。

门德尔松(F.Mendelssohn,1809-1847)

德国作曲家。生在金融家家中。1822年起,依次赴德国瑞士、巴黎、伦敦、意大利罗马部分地区开展创作和演艺活动。

门德尔松的重要作品有:《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等五部协奏曲;管弦乐前奏曲《仲夏夜之梦》、《芬格尔山洞》、《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子《无词歌》四十八首及其多种多样主题和题材的乐器和器乐作品。

门德尔松的作品设计风格唯美栩栩如生,构造详细认真细致,分配器精致。她在1829年指引演出了莫扎特的《马太受难乐》,使莫扎特这一部佳作得到在歌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就帮助舒曼创办了法国第一所音乐学校。

舒伯特(F.Schubert,1797——1828)

德国音乐家。出生于巴黎教师家庭。1805年逐渐随兄长学习培训小提琴和电子琴。1808年入王国神学院学习培训。1812年随萨里埃里学习作曲。

舒伯特共写了十四部歌剧、九部协奏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在其中最有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与《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日的旅程》及《天鹅之歌》等。

舒伯特是欧洲音乐史中浪漫派新式音乐体裁——声乐歌曲的创始人。在音乐构造、节奏、合音及其钢琴弹唱诸方面,舒伯特都卓有奉献。

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

伟大意大利作曲家。生于帕马省布塞托城。1832年报考米兰花歌曲院,未被录取,后随拉维尼亚学音乐。1842年,创作了她的第二部歌剧《那布科王》,表演出现异常取得成功,一跃成的西班牙第一流音乐家。那时候西班牙正处在解决德国执政的革命的浪潮当中,他以自己歌剧作品《伦巴底人》(1848)、《厄尔南尼》(18744)、《阿尔济拉》(1846)、《列尼亚诺战役》(1849)及其红色歌曲等鼓励老百姓下去抗争,因而得到“西班牙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家”的美称。

五十年代就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写了《弄臣》(1851)、《游吟诗人》(1853)、《茶花女》(1853)、《假面舞会》(1859)等七部歌剧,奠定歌剧大师的影响力。1871~1872年应印度省长之请,为苏伊士运河航运庆典创作了《阿伊达》。晚年时期又依据莎士比亚的台本创作了《奥赛罗》(1887)及《法尔斯塔夫》(1893)。1901年去世于米兰花。一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灵活运用西班牙民俗声调,管弦乐效果非常丰富,特别是在能滔滔不绝地刻画剧里人的本性、性情、心里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

“钢琴诗人”肖邦(F.F.Chopin 1810—1849)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1830年11月华沙起义前夕,肖邦离开祖国经维也纳到法国巴黎定居。

在维也纳,肖邦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包括德国诗人海涅,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等,特别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创作上获得极其丰硕的成果。肖邦的创作可分四个时期。

由于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给肖邦精神上带来沉重的打击;远离故乡;亲人和挚友相继逝世;都给他身心带来深深的创伤。1836年他开始患肺结核,症兆日益加重。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短期教学和演奏,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同胞开了最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他的健康急剧恶化,终于1849年10月17日病逝巴黎。临终前他要求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

弗朗索瓦·古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1893)

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在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阿列维。1839年在罗马悉心研究宗教音乐,并反映在创作中。他是梵蒂冈国歌《教皇进行曲》(1846)的作者。归国后,曾担任过合唱团指挥,并创办“古诺合唱团”。

在歌剧《浮士德》中可以显示出他合唱写作的特长。《浮士德》作于1859年,取材于古典名著,音乐朴实平易,配器丰富巧妙,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抒情歌剧的代表。此外,尚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十余部歌剧、三部交响乐及大量宗教歌曲等。他以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为伴奏所作《圣母颂》流传极广,是跨年代合作的典范。

舒曼(RobertSchumann,1810~1856)

德国著名音乐家。自幼显露出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的才华。父早死,从母意在莱比锡海得堡学法律,但仍孜孜不倦地学音乐,以至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1830年取得母亲的谅解,开始了音乐家的生涯,求师于著名钢琴家维克。由于急于求成,把手指练坏,转而从事音乐创作和评论。生性热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作有许多新颖独特的钢琴名曲,如《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集》等,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与妻子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人传为美谈,并促使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1840年写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最著名的有: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后又写下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由于长期过劳,1856年在波恩附近的精神病院中去世。

舒曼的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套曲《狂欢节》、《大卫同盟盟友》、《儿童情景》及《交响练习曲》、《蝴蝶》、《帕格尼尼主题练习曲十二首》以及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

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

法国作曲家。是继法国作曲家古诺之后,打破意大利歌剧对法国的影响,使法国歌剧从浅薄、浮华中解放出来的杰出人物。

比才最为出色的歌剧《卡门》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最为人门喜爱的歌剧之一。著名的《卡门序曲》和其中的儿童合唱、《哈巴涅拉舞曲》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可是比才在歌剧创作中独特的探讨之路却充满了艰辛。他曾创作了不少歌剧,均在他的时代不受欢迎,《卡门》的首演也遭到了失败,因当代人对他的作品中“大胆的现实主义和赤裸的情感感到震惊和受到冒犯”。据说他曾为此整夜痛苦的在巴黎的街道上徘徊。而且只是因为被评论界攻击和嘲骂,《卡门》才连续上演了几个月。比才在《卡门》上演的同年去世才活了37岁,生前没有享受到他的卓越艺术带来的荣誉。但是这部歌剧却受到了国外音乐家的赏识和赞扬,预言“十年之后,《卡门》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部歌剧”。其实不到十年,五年之后《卡门》再度在巴黎上演时获得了极大成功。

比才的音乐之路是颇给人启示的,当他在重复前人走过的路时,以他的才华,19岁就获得了罗马大奖和奥劳巴斯一等奖,当他为法国歌剧开辟新路的时候,却一再承受失败。可见任何创新之路都不可避免要经受坎坷和考验。但历史最后总是公正的。比才留给人们的珍品还有为都德的话剧《阿莱成姑娘》写的音乐,后来编成组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

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

生于距奥地利边境不远的匈牙利赖丁小镇。1821年举家迁居维也纳,从车尔尼学习钢琴,向萨列里学习作曲。从11岁便开始了辉煌的钢琴演奏生涯。在巴黎他受法国革命思潮和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吸收肖邦、柏辽兹和帕格尼尼等人的成就。1848年以前,他在欧洲各地演出,受到狂热的欢迎,成为一代具有超凡技艺的钢琴巨人。这一时期主要创作钢琴作品。1848—1861年期间,任德国魏玛宫廷乐队指挥与音乐总监,大力扶植进步的作曲家,演奏他们的最新作品。1854年组织了“新魏玛协会”,几年后进而组织“全德音乐协会”,使魏玛成为当时音乐文化中心地之一。此期间还创作了他的大部分交响乐作品。由于与塞恩—魏特根斯坦公主的婚姻受挫,在一次关于歌剧演出的争议之后,迁居罗马。接受了低级的圣职,但仍为慈善事业演奏,奔波于罗马、魏马、布达佩斯,从事创作、教学工作。教授出一批钢琴名家。去维罗特探望女儿科西玛时去世。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另一方面他把钢琴视为万能的乐器之王,追求宏伟的交响性音响。他的演奏和钢琴音乐创作大大推进了钢琴艺术的发展。

主要钢琴作品有:《12首高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和《19首匈牙利狂想曲》实际上是依据匈牙利境内的吉卜赛音乐创作的。《D小调奏鸣曲》虽然是单乐章,但其内容表现的幅度广阔,表现手法显示出李斯特的独创个性。两首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一》和《A大调第二》接近于他的乐队作品。李斯特还有大量的19世纪歌剧咏叹调和交响曲的钢琴改编曲。在聆听音乐机会缺乏的19世纪,李斯特这些改编曲在浪漫主义音乐的推广与普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一位作曲家李斯特对19世纪的标题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之后,首创出“交响诗”的音乐体裁。这种浪漫主义更为理想的交响乐形式,来源于贝多芬、威柏、门德勒的序曲。李斯特13首交响诗的标题,明示出它们与文学、绘画、戏剧的密切联系。如《匈奴战役》与绘画相关,《玛捷帕》以雨果同名诗歌为据,《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角色,《普罗米修斯》则与德尔的诗篇有联系。与柏辽兹不同,李斯特不注重用音乐去描绘场景、事件,他也从不陷入琐细的音乐解说,而追求对作品的内容或艺术形象进行哲理性的概括。他的交响诗更近于贝多芬《交响曲》的传统。李斯特的交响诗是单乐章,保留了奏鸣曲式的一些特征,各段落速度的变化与对比又似把交响曲套曲浓缩在一起,以主导动机贯穿变化达到音乐的统一和戏剧的发展。他的交响诗还有《塔索》、《山岳》、《理想》、《匈牙利》等,其中最常演奏的是《前奏曲》。体现了他的炽热、夸张的音乐情感特点。李斯特还写有《浮士德交响曲》和《但丁交响曲》。他的交响诗在19世纪下半叶被各国音乐家广泛采用,成为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乐队体裁。

0
其他回答
相关问答
关于 联系 最新 地图